台灣客家源流與區域特徵   作者: 范明煥

認識客家

  "客家人"一般俗稱"客人"(閩,客皆稱國話的客人為人客).是漢民族大家庭裡一個色彩鮮明,特立獨行的族群.從前給人的印象是"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 客家人在這山林環繞的窮鄉僻壤(客語所謂山林壁壢角)裡過著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生活,所以大英百科全書給了客家人一個"中國山地人"的封號.

  客家人最初本來居住在中原地區,在迭經戰亂.歷經千餘年幾次重大遷徙流寓後.雖是"日久他鄉成故鄉".處處"反主為客,以客為家",卻仍能保存傳統文化與中原古音.所以又為客家人贏得一個"東方猶太人"的稱譽.

  客家人的祖先是自兩晉以來遷移至嶺南的中原漢族.這已是中外學者公認的結論.探索客家名稱的由來.若就字面來看,客家有"客居他鄉而以為家"之意;其實"客家之名與宋代戶籍立冊分主客籍有直接關係.而民間約定俗成的稱諧,似更為有理...." 陳運棟(客家文化的源流)所謂客家是相對於土著而言."先入為主,後來為客".這些政府戶籍上列之為客籍的晚來移民.自然被土著稱為客家人了.

  這個不願向異族屈服的族群,在粵東,閩西"客家"了數百年之後,又因人口激增,加上饑荒,兵災..等外在環境與內在因素的改變,而不得不再次"過番"到南洋或冒風濤之險與水土之惡到台灣發展.各自找尋適合自己的環境落地生根.終能在這海外洪荒之地,開創出一片新天地,道就是台灣客家.


台灣客家的源流

  台灣客家人來台已久,甚多已歷十餘世者.若要追尋其祖籍源自原鄉何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他講客家話.自成一格的客家話,擁有特殊的語言系統,來自不同地區的人都操不同口音,只要一開口,便可分辨出是四縣腔,海陸腔,饒平腔,或者是較稀少的詔安腔,汀州腔.用不同的腔調,還可以把客家移民在台形成的莊頭聚落作一些概略的畫分:

  操四縣腔客家話者,就是來自原鄉嘉應州(現改名梅州市).還包含興寧,長樂(今改五華),平遠,鎮平(現改蕉嶺)四縣.合稱四縣五屬的移民後裔.今天大多集中在南部高屏地區,中部台中縣內山地區以及北部苗栗,桃園一帶.

  操海陸客家話者.也就是由原鄉惠州府海豐縣,陸豐縣來的移民後裔。現在以新竹縣和桃圈的新屋,觀音以及苗栗西湖一帶為主.

  操饒平腔客家話者,即是由原鄉潮州府饒平縣來的移民後裔.今天分布在苗栗卓蘭,其他少量混雜在桃,竹,苗地區.以新竹縣為例.目前尚保留較純正饒平腔的莊頭僅剩竹北六家與芎林紙寮窩兩地而已.由於他們人數較少,語言常因當地多數居民的語系而改變.

  除了四縣,海陸,饒平三個較常聽見的三大語系外,還可發現從原鄉福建省漳州府詔安以及關西汀州府來的客家移民.他們散居於台灣中部平原及其他地區,由於大多與閩南人混居,大多已經遭到同化,今天已經很難聽到移民後裔講標準的詔安話或汀州話了.

  除了不同的口音可分辨出不同的原鄉來源外.由居住地的命名,可能也提供了移民源自何處的有利證據,像彰化地區田尾的饒平厝,海豐崙,鎮平,陸豐.員林的惠林厝,大饒.二林的廣東厝.以及台中市的陳平,鎮平,潮洋,惠來,永定厝等都在釋放源自何處的訊息.甚至由墓碑上也可找到饒邑,陸邑....等客家先民的根源.

  還有,客家人的姓,也可能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訊息.例如姓鍾的客家鄉親,極可能祖先來自蕉嶺,因為蕉嶺姓鍾者特多,而有鍾半縣之稱.又如姓徐者假使來自蕉嶺,極可能住在蕉嶺縣城內,因為蕉嶺城內姓徐者特多而有徐半城之稱.


客家人何時赴台?

  就目前的資料來說,很難找到直接而確切的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試著從一些不同的角度來尋找答案.

  (台灣文化誌)的日籍作者伊能嘉矩對台灣各族群赴台的先後有下列的說法:"泉州人先至,開發了濱海原野;漳州人後至,開闢了近山地區;客屬各籍移民最後來,才進入丘陵山區.."這種說法,附和的人還不少,但只適用於某些地方.是哪個族群最早移民台灣,尚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問題.客家人也有可能是最早的移民:還有,在一般的觀念中,總認為最早到台灣的客家人,就是清康熙年間,先到台南,後來移墾下淡水溪一帶的客家人.事實上,還有更早的客家移民.就讓我們以另類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問題.

  由於地理的形勢至為優越,台灣在進人世界舞台後,一再顯現它的重要性.如在十七世紀的重商主義時代或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時代,均為各國所重視.所以關於台灣的外國文獻,差不多都以這時代的著作為多,尤其是十九世紀末期,是歐美各國對台灣抱持極大關心的一個時代.關於台灣史的許多重要文獻,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版的.

  明治三十一年(1898).也就是台灣變成日本殖民地的第三年.日本東京富山房出版了一本(台灣島史)是由近代德國史學大師藍克的私塾弟子,時任教東京帝大的前身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史學科的路德里斯博士所撰.里斯(1862~1928)博士是猶太裔德國人.1886年應聘至日本,至1902年離日.日本史學界通常稱讚里斯為日本近代史學之開山鼻祖.他於1895年受命返回歐洲,並特訪荷蘭調查台灣的荷蘭檔案及史料.並參考教會及歐洲探險家之紀錄,而完成此書.其中第三章,周學普先生把它翻譯成(客家人怎樣到台灣--台灣成為東亞海盜的巢窟(1368 ~1600))(見(台灣經濟史)第三集);戴國輝先生把它翻譯成(客家渡台之原委--台灣當為東亞海寇之避難所(1388 ~ 1600))(見(漢聲雜誌)).對客家人到台灣的情形,自成一家之言.

  第三章一開始,大意如是說:"由於中國文化中區城性的頑固舊習慣.尤其是這種習慣最盛行的南方諸省.對於北方來的客家人的商人及工人,有了最強的反感.客家人由於無法取得當地的籍貫(主籍),而為以固定的宗族關係自負的中國人所輕侮."接下來說.."不能和當地的商人及工人兢爭.因此,他們大批地移居台灣,做農夫以及鐵匠,商人等而能過較好的生活." "這第三次移居台灣漸趨成功,至十七世紀止,持續約一百餘年." "雖然每次只有少數的個人或家族移住,而客家人在大陸上的人數漸漸減少,以後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群居在台灣了..從中國大陸被驅逐出來的客家人,分布(散居)在孩島的西部和北部而雜居在許多種族之間." "到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與台灣島酋長之交涉卻由客家族當翻譁,他們與中國人毫無差別,對台灣物產與外國之交易也盡了大力...."

  里斯的客家渡台學說雖然不夠詳細,也末交代資料出處或依據,何況以老外來看古老的東方,本就容易犯錯.里斯還帶有幾分猶太人自以為與客家人"同病相憐"的悲情,可是里斯指稱客家移民台灣的時間1368~1600年及荷蘭殖民時期,客家人擔任過原住民酋長與荷蘭當局之翻譯(通事)一事,的確是言人所未曾言.指引了我們從古荷蘭文的許多舊檔案去研究客家的一條新途徑.

  與里斯的"台灣島史"出版的同一年(1898).另外一本"台灣之歷史"也出版了.作者魏斯是德國歷史學家.1866年3月出生於法蘭克福,1902年任教於工科大學.他在"台灣之歷史"一書中,對客家人渡台有如下的說法: 在1650年左右,台灣到處有土人,一直到海邊為止.荷蘭人的勢力能及於西南部的土人及東北方的KapSulan平原.大約從1600年起,客家人最初從中國來.....直指客家人是最早移民台灣的."台灣經濟史第六集"

  上述二書的作者皆認為客家人是最早渡台的,雖然沒有提出有力的佐證,但書中言及當時台灣是海盜的避難所或巢窟,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線索.

  翻開明代歷史,不難發現.明朝中葉以後,嘉靖,萬曆年間,橫行於中國東南沿海,台海,菲島之間的大海寇大多是粵東人.像嘉靖年間,以南澳,饒平作為根據地的吳平,其餘黨率眾盤踞東番,屯兵打狗山下的林道乾為潮州惠來人;萬曆年間曾屯兵東番港,後來率軍攻打馬尼刺的林鳳是潮州饒平人.這東番港,打狗山皆在台灣.客籍的海上巨寇屯兵或率眾盤踞於此.隨林道乾,林鳳東來的客家人若從此定居在台,並非不可能,若再經過五,六十年的留住與土著交往,到了天啟年間,荷人初抵台疆,看到客家人混居在各種族之間,且能擔任荷蘭人與土著酋長問的翻譯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上述兩本著作及海寇的相關記載外,我們還找到一個很好的旁證,那就是彰化縣溪湖鎮的三山國王廟--霖肇宮開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三山國王是潮州府巾山,明山,獨山的山神.是客家人的特有信仰. 根據該廟沿革誌的記載,明萬曆十四年(1586),廣東揭陽人馬義雄,周榆森二人帶著故鄉三山國王的香火.從鹿仔港登岸,轉抵溪湖荷婆崙.因當時此地出產中藥藥材蓮子與芡實.馬,周二人來此採集.工作之前,將三山國王的平安符香包安奉在湖沼旁的大樹下,第二天即傳出三山國王神威顯靈之說.等到馬,周二人工作結束欲整裝返回唐山時,三山國王的香火袋卻不見了,兩人遍尋不獲.無奈啟程返里.從此荷婆崙一帶時時金光燦爛,附近人口平安.風調雨順,田阜年豐.群黎咸仰神恩,即集議建廟.翌年,即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地方眾弟子就地取材,搭建茅屋,命名本廟為霖肇宮,至萬曆二十七年翻修為土埆廟.

  由霖肇宮建廟的經過,又可得到一個客家人四百多年前即已移民台灣的證明,而且是在西,荷來台之前即已由候鳥型流動性移民轉變為定居型移民.因為要建一座廟談何容易.假使沒有一定數量打算長期定居的移民,又何必建廟? 又能在十三年後改建為土埆廟,顯見定居型客家移民還不在少數.

  所以互相印證之下,"台灣島史"與"台灣之歷史"所謂客家人最早來台,且曾為原住民與荷人翻譯之說,絕非荒誕不經或捕風捉影的無根之言.可見客家人早就搶搭上了移民台灣的第一班車,只是後來的情勢發展,使客家移民淪為"在夾雜中求生存"的弱勢族群罷了.


影響客家移民的因素或事件

  客家人早期移民情況,已如前述,但早期移民大都是零星為多.真正較具規模者當在明鄭之後,茲將影響台灣客家之重要因素或事件分述如下:

  一.鄭氏抗清,祖孫三代得力於客家人之助甚多,客家移民自然也多.鄭氏雖為福建南安人. 起兵之初,尚遊移於漳,泉沿海,但在反清復明及民族主義的鮮明義旗下,深得客家人之助力.永曆三年南進潮州屯田,取得第一個根據地起,以後南征北討頗得潮人,潮將,潮餉之力.永曆十五年東征台灣前三個月,首先命各兵鎮取糧於潮州;而且明鄭後期總綰兵符的將領,也是鄭經臨終托孤的股肱重臣劉國軒即是汀州府人.由此觀之,鄭軍中及隨之來台者,應有不少客家人.

  鄭軍中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客家人--邱煇.邱煇年少勇猛,糾眾雄踞潮陽要港--達濠有年,是清軍厲行遷界,封鎖政策的一大諷刺."台灣外記"說: "邱煇官軍莫禦,人眾強盛....其達濠貨物,聚而流通台灣,因此而物價平,洋販愈興...." 又說:"....邱煇自踞達濠有年,橫行無忌,官軍無奈之何.所有擄掠婦女,悉係台灣船隻販賣.因而室家日多....煇集廣,惠亡命以相助,且善為交通接濟.貨物興販而台日盛.." 邱煇不但供應台灣所需要的貨物,還供給明鄭最需要的婦女,又"集廣,惠亡命以相助...." 在鄭經敗回台灣"第二次"後,邱煇遭到清軍圍攻不支,在焚劫諸鄉後男婦米穀悉出海,最後還盡節死於澎湖明清海戰.由此觀之,因為邱煇的關係而到台灣的客家人.尤其是婦女,當不在少數.

  二. 明鄭云亡,鄭軍及移民紛紛返回大陸,人口遽減:康熙二十二年"1683", 鄭克塽降清,清政府將鄭軍分批安置大陸各地, 像劉國軒封為天津總兵,在天津墾荒.最遠有到東北滿洲者,即後來參與雅克薩之戰,擊敗俄軍者.其他文武官員,各省移民也好不到那去. 紛紛被遣送回籍. "施琅靖海紀事壤地初闢疏"云:"....自臣去歲奉旨蕩平,偽藩,偽文武官員,丁卒,與各省難民,相率還籍,近有其半.人去業荒,勢所必有.."

  移民,丁卒,文武官員紛紛返回大陸,客家自不能置身事外,人數遽減.接著清廷頒布"台灣編查流寓六部則例".規定凡流寓台灣無妻室產業者逐回原籍.有妾室產業願留台者,移知原籍申報台灣道稽查;犯徒罪以上者押回原籍,移民台灣的客家第一代,大多是無產業,無家室的羅漢腳,豈能自外於此法令,所以對台灣客家人又是一大打擊.

  三.渡台三禁令限制人民來台.尤其是嚴禁潮,惠之民來台:康熙二十三年清廷頒布了渡台的三項禁令,據說皇帝是聽了施琅的建議,其內容如下:

  1.內地商民欲渡船來台者,在原籍先申請照單,經分巡台廈兵備道稽查,台灣海防同知驗可,始得放行.

  2. 渡台者不許攜眷;已在台者不許招眷來台.

  3.潮惠之地,為海盜淵藪,積習未脫,其民禁止渡台.

  這渡台三禁令的第三條是針對客家人而來,早先來的許多巳遭遣返,新的客家移民又不准來,使台灣客家族群遭到了重傷害!這是台灣客家人嘉應州籍多於潮,惠籍一倍的原因之一,也是偷渡客自古猖獗的原因.

  四.朱一貴反清事件開啟了客家移民台灣的新契機:康熙六十年,鴨母王朱一貴在台起事,震動全台,清廷派藍廷珍來台平亂.當時南部鳳山縣各地的客家人起而組織"六堆義軍"協助平亂,事平之後論功行賞.由於客家人有功於朝廷,而起事的朱一貴則屬福佬籍,施琅又早在康熙三十五年即已亡故,所以藍廷珍乃上奏朝廷,解除客家人來台的限制.因而一改舊觀.開起了客家移民台灣的新契機.

  五.台灣海峽風濤之險與台灣水土之惡,造成了中國人很晚移民台疆及來台者的高死亡率:台灣海峽最狹窄處僅七十餘海里,但自古以險阻著稱.其主因是號稱黑水溝的北赤道洋流與颱風或颶風,流經台海的一支北赤道洋流,國人稱之為黑水溝.在西南風盛行,漲潮時,時速可達四浬,而引起很大的渦潮.船一進入,往往針舵失效,不知所以.此外此區也是颱風盛行區.自古航行極不安全,所以來台叫強渡黑水溝,是性命交關的事!

  來台以後,這個高溫多雨的洪荒之地,本就不適人居,古人以為是瘴氣,易使人病倒.若用現代較科學眼光來看,則瘴氣者,熱帶傳染病也.其病症不外乎瘧疾,霍亂,痢疾,傷寒....等.以當時毫無醫療設施的衛生條件而言,造成這些病的高染病率及高死亡率,移民自然視渡台為畏途悲歌了!

  六.雍正年間,政策轉化為較積極鼓勵,一面設官添兵,一面允准來台灣人搬眷入台.激起客家人,尤其是惠州籍的移民潮:雍正元年,劃大甲溪以北為淡水廳.雍正十年,廣東巡撫鄂爾達基於"若人人有室家之繫累,謀生念切,自然不暇為非"的理念,而奏准"凡有妻子在內地者,許呈明給照,搬眷入台,編甲為良". 這一開放,使得來台漢人既能墾荒而保有田園,又能移眷來台團聚,再加上康熙五十年以後在北台一系列的增官,設塘,添兵.使得北台官治,軍防,民防等設施更加嚴密.在個人或團體的生命財產有了較佳的安全保障下,自然也使更多的客家移民願進入本區墾荒.

  七.客家移民是歷次分類械鬥的最大受害者:由於客家人在漢人移民中居於絕對的劣勢.所以在歷次分類械鬥中,客家人往往成為替罪羔羊,而使人口減少.尤其是道光年間的幾次大規模械鬥,更逼使台北平原的客家人二次移民至桃,竹,苗等地,中部地區的客家生態也產生了二次移民的變化.

  八.太平天國的失敗,再次造成客家人的避禍或逃難來台:太平天國的主要幹部大都為客家人,其部眾自然也多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很多人為了逃避追捕而逃到這海外的邊疆社會藏身.民間口碑流傳甚多例子,像開闢苗栗內山的黃南球,其五虎將據說即長毛(即太平軍)出身;還有北埔某列名列紳傳的富戶,其岳父也是長毛,因只攜一女渡台,故以"抽豬嬤仔" 的方式,招某富戶為婿,故北埔另一旺族即其長子後代.

  九.樟腦之利,誘使客家二次,三次移民,走向內山:十九世紀後半世紀,台灣開港以後,樟腦外銷日盛,獲利甚大,連伐樟熬腦的工資,也是平原地區的兩倍.利之所趨,又吸引客家人設隘武裝拓墾,再向內山推進,金廣福集團就是一個很有名的例子.而領導拓墾大山背,後來又替陳福成抱隘的鍾石妹,遲至同治年間才從蕉嶺來台.這北埔也好,大山背也好,真正吸引人的,土地之利還在其次,最大的誘因即在山工與腦利.


客家人的大量來台及其流布

  由於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或影響,使得客家人真正較具規模的移民,還在滿清領有台灣之後.所以一般而言,客家人正式移民來台的時間較閩籍福佬人為晚.

  在康熙二十五,六年時,嘉應州屬的四縣人,曾大量跟隨一般福佬人之後來台.他們來台走的是政府規定的路線.大致上是從原鄉各地沿韓江而下,到汕頭或附近各港口,而後乘船到廈門等待查驗,再由安平登岸,到達府城定居.

  不久之後,由於府城附近已無餘土可墾,於是又從他們定居的東門外,南下前往高屏溪東岸及東港溪流城墾居.不管瘴癘,番害如何厲害,環境如何惡劣,總算有一塊發展的新天地.在原鄉的鄉親,接踵而至.有的按官府規定的口岸來台,有的乾脆直接從各小港口偷渡來台.最早落腳在高屏溪(下淡水溪)沿岸的竹田,萬巒和內埔,之後慢慢往南發展到佳冬,往北延伸到高樹,美濃.

  在朱一貴事件之後,客家潮,惠籍渡台的禁令取消.進入雍正年間,客家人入墾的中心漸次移到彰化,雲林.在早期的文獻中出現在諸羅縣北部的客莊.大都指此地由客家人入墾的村莊,藍鼎元的"鹿州文集" 及本省各地方志相關記載甚多,但貶多於袞.在綜合各家記載後,大概可發現這些客莊遍布各地,其人口數每莊多者千人以上,少者亦有百人左右,其總人口絕不少於六堆地區鄉親.可是這些移民大都是無家無業的羅漢腳,所以流動性大.除了春來秋回的客子之外,又經常千百成群,跟隨墾地由南向北移動,使得這些早期客莊時而建立,時而消失.但隨著作長久居留打算的客家人日漸增多,在彰化平原的員林,埔心,永靖,田尾,竹塘,二林....雲林縣北部西螺,二崙,崙背一帶形成了點狀分布的客家聚落.

  雍正年間,由客籍通事張達京組成的六館業戶.興修水利,開墾了台中地區三千餘甲的良田,使得今日台中盆地以東之丘陵地及大甲溪上游東勢,新社,石岡,豐原一帶成為客家人的分布地區.

  北部地區的開墾本來就較晚,客家人到了乾隆年間才大量入墾台北,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狹長的丘陵地及山谷間.拓墾的形態也由與福佬人雜居共墾,演變為乾隆年間的福佬人的資本,客家人的技術與勞力,加上原住民平埔族的土地,三族或閩客合作,終能開闢出全台最大的客家聚落區.


台灣客家的區城特徵

  一. 台灣客家已經發展出一種嶄新的"新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漢族文化中的一種次文化,一般學者專家或客家人自己,都認為客家文化保留了中原"衣冠望族"的文化意識和封建宗法制度,這正是漢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就是傳統忠君愛國,固執傳統和祖宗家法的"正統"觀.因而發展出不忘自己根源與祖宗盛德的特色.因為堅持"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所以雖然迭經戰亂流離,歷千餘年與萬水千山的遷徙,終能保存中原古音的客家話與許多固有傳統.

  可是客家人從中原地區而江南.由江南而閩,粵,贛邊區.而粵東,台灣,這千餘年一路行來,固然不錯,是客家文化保存了中原文化. 可是回首前塵可以發現今日的台灣客家次文化,與嶺東閩西的原鄉客家次文化已有許多不同,而兩地次文化也絕對不等同於傳統的中原文化.

  這是因為客家人在南遷的過程中,面對新的自然環境,社會變遷,人文背景與所面臨的衝突橫逆,客家人並非抱殘守缺,固執不通的死守著所謂"中原文化".而是善於利用中原文化的主流優勢,又能適時適地不停的吸收移植在地或鄰居族群的文化養分,漸漸的形成了一種新的台灣客家次文化.這也是客家人既要"以主為客,以客為家",保存傳統特色,又能面對競爭,適者生存,而產生的一種特色.

  二.由於經濟取向與特重宗族,家族觀念,宗族祭祀公業特別盛行:客家本來就富有家族及宗族觀念,喜歡以族譜,家譜給子孫追根溯源.近幾十年來,台灣即流行修家譜與研究家譜的風氣.

  還有客家人在賺了錢給自己蓋一棟比較像樣的房子時,通常會在門楣上標示出自己祖先來自何處.像隴西堂,泓農堂,武威第,或者在堂號或堂聯上向子孫及外人宣揚祖先的光榮事蹟,像天祿閣,鐵漢家聲,九牧第,四知堂.....

  最值得一提的是以家族或宗族為組成分子的祭祀公業的特別盛行.

  台灣是一個邊疆移墾杜會,當許多抱著理想的客籍移民,來到台灣,舉目無親,能凝聚他們力量的,一種是地域性的同鄉,另一種就是同宗;透過同姓族人的力量,因為大家的來台祖先不一樣,或者自己就是來台第一代,所以選擇好多代以前,大家在唐山的某一位共同祖先共同組織股份式宗族祭祀公業,這又稱為合約字蒸嘗(嘗是秋祭的意思).他們沒有官府的資本奧援,只能藉著祭拜共同祖先的活動,集聚資本,以共同投資土地,同時能提供族人防衛等功能.這種以唐山某代共同祖先為奉祀對象的合約字蒸嘗,顯然是透過凝結的手段,是強烈的經濟取向.在漢人的台灣開發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三.早期移民男,女性比例懸殊:幾年以前柴松林教授曾提出一份報告,說是台灣地區男女適婚年齡的人數是女多於男,引起軒然大波.清代的台灣剛好相反,早期更嚴重,客家人則更慘!

  由於清朝領台之初即不許攜眷,搬眷,雖然其間也曾鬆動過,可是禁比鬆的時間長.這種不人道的政策,造成嚴重的男女性比例懸殊的問題,即男多女少.

  (諸羅縣志)載:"男多於女,有村莊數百人而無一眷口者....娶一婦動費百金,故莊客佃丁稍有贏餘,復其邦族矣...." 藍鼎元指出:"統計台灣一府,唯中路台邑所屬,有夫妻子女之人民.自北路諸羅,彰化以北,淡水,雞籠山後千有餘里,通其婦女不及數百人,南路鳳山,新園,瑯礄以下四五百里,婦女亦不及數百人. "女子如此少,以致"鄉間之人至四,五十歲而未有室者,比比皆是".

  其中客家人無家室比例特高.藍鼎元稱"粵民全無妻室,佃耕行傭" (諸羅縣志)亦曰:"各莊傭人,山客十居七八,靡有家室.男女懸殊,造成大量想娶妻而無妻可娶.為了解決生理問題或傳宗接代的問題,只好去買或找其他族群的女性.於是"鶴佬嬤"與"客兄" 的語詞產生了.買掠販之女以為妻,掠販之男以為子的家族形態產生了. 而台灣之結拜,賭博風氣盛及械鬥亦與單身男子的羅漢腳多有關.

  四."純漢族血統"的加入新血緣:有些客家人喜歡主張"客家人是純漢族血統出身" "客家人是中華民族的精華" 等狹隘的種族優越感.其實若就血統而言,客家人一路南來,基於需要,不知道有多少與當地原住民通婚的,像畬族中就有許多人加人客家行列的.到了台灣後,由於男,女性比例懸殊,有不少是娶原住民為妻的,像苗栗南庄田尾黃家,黃新英娶了賽夏公主,他的兒子允明,允連再娶賽夏族.這血統要怎麼算? 還有搬到客家莊的平埔族也統統漢化成為客家人了, 所以血統純不純有什麼關係? 客家血緣中加人許多新血緣, 以優生學來說只會越來越好.

  五.客家勤儉持家與耕讀傳家:客家人所以以勤儉著稱,就是過去生活的環境差,謀生困難,尤其在丘陵,山區,客家人耕山種園,終年辛苦,少有現金收人,也只有在賣掉農產品或畜產時才有現金,所以當家者對荷包看得很緊.在那粗茶淡飯的日子裡,連豆腐都被一些人看成了"命袋".可是客家俗諺說的:"窮人唔知死,買魚吃了米!"偶爾買一次魚,不但命袋不要了,連飯都被搶光了,這種日子豈是當前新新人類所能想像的.所以當然要
"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 勤儉持家了.

  既然生活過得苦,要改善生活,那麼有兩條路:一條是到外鄉經商.一條是讀書求取功名.均為致富捷徑.所以客家莊晴耕雨讀,文風很盛.以北埔來說,道光十五年才開莊,不到三十年,光緒元年就中了兩個秀才彭裕謙與曾學熙.流風所及,至今客家莊仍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

  客家人是台灣杜會中的一分子.台灣客家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次文化.但是近年來語言被同化,舞台漸消失,客家人恐怕要像平埔族一樣,慢慢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有在選舉的時候,才會被拉抬出來.今後客家人自己要勇敢的站出來.不要再當無聲的隱形人.唯有面對現實,團結在一起,掃除自怨自艾或自我膨脹的心態,結合其他弱勢團體,以推動族群,杜會,經濟,政治的改革.只有族群的和諧化,社會合理化,經濟公平化和政治民主化下,使客家人得與這塊土地上的其他族群共同奮鬥,共存共榮.台灣的未來,才會有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