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不期而遇的「喜悅」        邱美純

 

 

    奇怪,為什麼每次有個不期而遇的「喜悅」都和一九九一年由林敬賢和一群客家鄉親們成立的「中西部客家同鄉會」的活動有關聯。

第一次「不期而遇的喜悅」應該是在二00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芝加哥客家合唱團與芝加哥著名職業音樂家們,在芝加哥市美輪美奐的「文化中心音樂廳」同台演出。芝加哥客家合唱團團員均來自中西部客家同鄉會,由歐純妃老師指揮。

 

    記得當時演唱的歌曲是涂敏恆詞曲而由張弘毅編曲混聲合唱「客家本色」,呂錦明編曲「客家山歌號子」,以及謝宇威作詞,鄧雨賢作曲而由蔡昱姍編曲的「十八姑娘」。芝加哥客家合唱團帶給了當日五百多位聽眾從未聽過的歌曲,每首歌曲的風韻都帶著濃厚的客家色彩。

 

    前日在整理文件時看到全美台灣客家會二00六年會刊,在翻頁當中讀到,林一雄先生寫的演講詞「客家人的夢」,其中第四點談到了提昇「客家文化」,他期望的是「客家山歌」能用交響樂方式來呈現給其他族群,讓其他族群也能高聲唱式演奏客家歌曲。芝加哥客家合唱團不僅於二00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在一個非常莊嚴的音樂會中,把客家人的「夢」變成「事實」,不只在場五百多位愛樂聽眾聽到我們「客家」優美的歌聲,因為中華才藝協會請何士銘先生將此場音樂會現場錄音製作,送進芝加哥有限電視台轉播,這又是一個「不期而遇的喜悅」,因為有上百萬的美國觀眾聽到了「客家歌曲」。

 

    芝加哥客家合唱團在二0 0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在度受邀於中華才藝協會在芝城北郊艾文斯頓市夏令文化節中,在上百觀眾前演唱韓瑞宇詞、湯華英曲的「春天在做客」,蔡昱姍編曲的「十八姑娘」,楊熾明編曲「天公落水」和呂錦明編曲「盼望親人來團圓」,由歐純妃老師指揮,須文敏老師伴奏,再一次成功地介紹了「客家音樂文化」給美國聽眾。居然有一位我剛結識不久的美國歌劇演唱家 (Laura Fredrickson)蘿菈、費德克森女士坦誠地告訴我,她唱過許多語文的歌曲,如義大利、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英文等古典歌曲,她想要多學習其他族群的歌曲,我告訴她我願意教她唱「客家歌曲」,她欣然地接受,這又是一個又是一個不期而遇的「喜悅」。蘿菈小姐屬於「巴樂特」成人合唱團團員之一,該團所有成員都想學習各種不同語文的歌曲,林一雄先生的「客家人的夢」將會在這個合唱團付諸實現,因為我決定以身作則好好教他們發客家音,至於歌唱部分只好麻煩歐老師來教,也許未來的全美台灣客家會,「巴樂特」成人合唱團和「芝加哥市客家」合唱團可以共同參加演唱客家歌曲以實現林一雄的「客家人的夢」,那就是讓其他族群也能高聲唱「客家歌曲」。

 

    上星期日二00七年八月六日中西部客家同鄉會在瑞柏市的西格公園舉辦夏季野餐,由邱惠芳會長帶領的團隊,準備了豐富的烤肉,清涼珍珠奶茶,各式生菜沙拉,咖啡布丁,西瓜及茶葉蛋等美味佳餚。除了見到很多鄉親之外,鄭處長及其夫人和公子,僑教中心鄭主任,蘇副主任夫人和女公子以及新到任的陳組長及夫人都來品嚐芝加哥頂頂有名「阿姑婆」張昱芳親手做的客家米糕目,然後由客家兩位才女郭小由及彭惠貞帶領做團體遊戲及運動。大家都過了一個盡興的一天,對我來說這次的夏季野餐,不但讓我享受到濃濃的客家鄉情,而且是一個絕對、絕對不期而遇和異想不到的「喜悅」,因為我一年前遺失的一大串車子和家門鑰匙,找遍了全家及車廂角落,都毫無蹤影,因此我早就已經絕望了,沒想到居然會在這次夏季野餐會西格公園的地上讓我先生不期而遇的找到,實在是太不可思議,所以我說我和中西部客家同鄉會的緣份難以用「言語」形容,只能說是一次又一次連串的「喜悅」,希望這一連串的喜悅還會繼續發生在我未來平凡的歲月裡。